1月3日报道一年前的1月3日,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迎来第一位来自地球的客人,这位客人有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嫦娥四号。 2019年1月3日北京时间10时26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的航天器。
这一年来,开创历史的嫦娥四号都做了些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借境外媒体的报道,给各位读者梳理一下嫦娥四号的这一年。 虽然今天是嫦娥四号落月的一周年纪念日,但大家也不能忘了另一个重要的日子2018年12月8日。
当天2时2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从那时起,月球探测的新征程又一次被中国开启。 彼时,对于嫦娥四号成功飞天奔赴月宫这一事件,外媒纷纷刊发了报道。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称,嫦娥四号此次任务充满国际范儿;西班牙《国家报》网站则关注到,嫦娥四号展现中国探月雄心。
外媒之所以给出这些评价,很大程度是因为嫦娥四号若成功在月背着陆,意味着中国将从此创造历史。
2019年1月3日,激动人心的一刻终于到来,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在月球背面着陆,还向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图片。
这一刻,沸腾的不仅是中国人,还有对此事关注甚切的外媒。 英国《镜报》网站表示,中国成为世界首个成功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国家,从而缔造了人类探月历史。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落月的第八天,它再次振奋了人心。
当天下午,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
这意味着,嫦娥四号落月后又一次圆满完成了任务,进入科学探测阶段。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表示,嫦娥四号任务成功后,中国探月工程已取得五战五捷。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则认为,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再次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澳大利亚对话网站则进一步认为,中国探月的非凡成就将影响世界。 2019年1月15日,进入科学探测阶段的嫦娥四号又带给了世界惊喜。
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表示,嫦娥四号在月球上种植的植物首次发出嫩芽,这为我们建立能产生食物和空气的月球基地铺平了道路。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月球车便进入了休眠/唤醒的模式中。
到了2019年4月28日,二者进入第五个月球日。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报道,按照最初的设计,该航天器只能持续大约3个月球日。 鉴于嫦娥四号和小玉兔目前的表现,英国《每日邮报》网站称赞道,嫦娥四号的任务成果已经大大超出了预期。 除了工作成果,嫦娥四号大大超乎世界预期的还有它的工作时长。
截止到2019年11月,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工作时长已突破300天,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也成功突破300米,达到米,实现双三百突破。 据香港亚洲时报网站2019年12月报道,中国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进入第十三月昼工作期,玉兔二号也成为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就在不久前的2019年底,美国《外交政策》盘点了2019年不该忽视的十条新闻,其中中国神速加入太空竞赛被列在首位。 文章称:2019年初,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到达月球远端的国家,把月球探测器降落在那里,创造了历史,这反映出北京的雄心。 (文/孙之冰)。